close

    常常都會經過人們正熱鬧辦年貨的的迪化街,卻始終沒有真的走進去一探究竟。

    從不知何時開始,老師們在建築的專業課程中總是會提到街屋騎樓老街”…等等的詞彙,平常我們也自己造訪了不少老街,像是大溪、三峽、平溪、鹿港以及淡水老街。這些老街都有一些類似的建築語彙,除了前述的騎樓之外還有山牆、牌坊等等。不過最讓我好奇的其實就是整個老街屋本身的空間,因此這次的探訪機會對我來說真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真正進入這些傳統街屋空間後,我聯想起今年暑假到荷蘭旅遊時的運河屋空間體驗,因為都是為了高效率的使用而產生的建築空間,所以在某些空間感上其實有些相似之處,例如陡斜的樓梯、室內的長廊動線空間、採光天井等等。雖然說空間是有那麼一點窄小,不過真的是要陽光有陽光、要通風有通風,若再配合最原始的整體環境配置,整個建築空間的舒適度我相信一定非常不錯。也因為剛剛提到的那些空間元素,空間的趣味性也較現代的台灣住宅空間來的精彩:例如樓梯上來之後窄小的廊道兩端是放大的甚至光線強烈的大空間、在整個建築中央串連起樓上樓下、建築前段後段關係的挑空天井、還有入口一進來看到在一層半高度左右的儲藏空間。雖然這些空間當初應該都純粹是為了機能而生,可是我認為這某種程度就是形隨機能最好的說明,反觀現代的不論是豪宅或街屋,早就因為西化而看不出任何台灣人生活的特殊性,充其量只能稱做是生活的容器吧。

CIMG2954.JPG 

CIMG2951.JPG 

    後來有一次的機會又再度造訪迪化街,但卻讓我有種失落的感覺。記得頭一次早上去的時候街上人來人往還不會太冷清,第二次前往時也才晚上七八點左右,可是卻幾乎沒有人煙,附近的小吃店也差不多準備打烊,完全看不出這會是有名的迪化老街,反而感覺到一種莫名的不安全感,再搭配烏漆媽黑卻巨大的永樂市場,整個感覺其實非常不好,一點都不想多待一會兒。這讓我想起當天參觀時那位建築師提到的產業議題。這些很好的傳統空間與目前的機能上看似有完美的搭配,可是相加起來卻沒有任何吸引更多人口移入消費或是觀光的魅力,這樣的結果我自己覺得好像不是很正面的,至少光想到著名的迪化老街在星期六晚上七八點時了無人煙這件事情就覺得有點弔詭。

    我對於當地的產業為何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目前還不是非常的了解,但是假如有可能,產業轉型就我看來應該是滿必要的,一來,老空間的保存除了保存之外應該也要有讓大眾認識的機會,目前的商業機能大多發生在一樓臨街面,而我相信有很多像我一樣對於這些傳統空間感到好奇的人會想更深入去看其他部分的建築空間,因此若整個建築物可以更完整的供人們體驗,或許能深化保存之後的意義;二來,現行的產業機能若真的會使整個迪化老街在夜間變成讓人無安全感的場所,是否會讓人對於迪化街產生不好的印象,至少在晚上的時候可能被定位成不安全的都市空間。這樣的結果其實在台灣其他的老街中好像也常常看到,可見台灣各地政府單位對於這類的保存計畫真是同心協力,不過看來該是有各自獨立思考空間的時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le82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